近年來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增長,穩居全球前列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萬輛、增長1.6倍,預測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500萬輛。
3月5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今年前兩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非常好,均增長了一倍多,預計今年能達到預期目標,可能大幅超出預期目標。
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一片向好,但同樣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。
實施多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將于今年底停止,在補貼平穩退出的同時,也需要維持市場增勢的穩定。在供給側,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,給企業帶來了不少成本壓力;在需求側,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“安全性”“充電難”“充電慢”等問題仍存在焦慮,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總體規模仍比較小,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
2022年國內兩會期間,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,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,多位汽車領域的代表、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。
需高度重視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
去年以來的新能源汽車“爆發式”增長,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大幅攀升,但電池供應短缺問題也隨之出現,另外,電池上游原材料及其礦產資源也出現短缺現象,成本大幅度上漲,而鎳、鈷、鋰等電池核心材料嚴重依賴進口,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壓力隨之增大。
“今年新能源車企面臨的更嚴峻的問題是原材料的漲價(主要是電池的原材料)。如果繼續這么下去,價格失控會擾亂整個市場,擾亂產業鏈的利益分配。”3月4日,國內政協委員、北汽集團原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徐和誼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他指出,*近新能源車普遍出現了漲價的態勢,而這才剛剛開始。中國新能源汽車過去的一段路走得非常好,不要由于電池原材料價格的無序增長,破壞了當前新能源汽車良好的市場環境,這是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*大的挑戰。希望政府的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能夠立即采取果斷措施,要合理地引導價格。
新能源汽車行業缺芯問題也備受關注。從“產業鏈補鏈強鏈”角度,國內人大代表、上汽集團黨委書記陳虹表示,要加強政策保障,促進國產大算力芯片發展。他建議通過政策引導、多方協同,建立車規級芯片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,并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臺;設立專項資金,鼓勵芯片企業、汽車企業共同參與,加快形成國產大算力芯片的研發、制造和應用能力。
新能源汽車不僅能夠走近“你”“我”“他”,還將成為“你們”“我們”“他們”的一份社會服務保障。近日,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啟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試點,著力提升城市物流配送、出租、環衛等車輛電動化水平。同時,針對老百姓反映集中的老舊小區、高速公路“充電難”的問題,將加快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,推動實現信息共享、統一結算,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充電便捷性。這也意味著,未來將會是更加美好的“新能源”時代。